2021-11-30 10:49:53 來源: 檢測家
關鍵詞:中南,檢驗檢測,檢測,機構,服務,第三方檢驗,計量認證,新業態,檢測家說
導語
近年來,汕頭市秉承先行先試的特區精神,將發展新經濟新業態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培育區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路徑,著力推進新經濟新業態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在這個過程中,汕頭市尤其注重以科研服務能力建設為新產業發展賦能,推動國內有實力有資質的知名檢驗檢測機構落戶。
本期 「檢測家」走進廣東中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南檢測”),采訪到總經理林坰。正視現實,他如何理解檢測行業的被動局面?做精做專,中南檢測如何依托傳統優勢適當轉型?
公司簡介
廣東中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從事環境監測;疾病預防控制;農林、水、畜、漁質量安全檢測;食品檢驗檢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檢驗服務;產品檢驗服務等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公司實行專業化管理,以市場為導向,向國際化發展,多領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檢測服務及綠色解決方案。實驗室嚴格遵照《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評審,取得計量認證CMA證書,具備向社會提供具有法律證明效果的數據和結果報告的資質。
直面困難 檢測人的被動
從2017年林坰籌劃公司算起,中南檢測經過5年沉淀,已發展成為集環境、食品、疾病防控等多領域的綜合性第三方檢測機構。談起行業發展現狀,他由衷感概道,“檢驗檢測的從業者,太被動了。第三方永遠是最低姿態的機構。”
無論是服務政府還是服務企業,第三方永遠都要承擔責任。事業單位有政府背書,集團分支則背靠大樹,行業里的超級大長輩像SGS、華測等機構,大家都會慕名而來,甚至它們可能對于營收并不是那么看重,反而更容易出成果。而普通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本來就要面臨政府部門三不五時的抽查審核,更何況服務企業。
“像潮汕區域的傳統工業業主,還沒有完全深刻的環保意識,大多數企業主可能會因為看重效益而忽視了環保標準。但近幾年這種情況開始轉變了,政府要求企業出示有公信力的檢測報告,企業主的觀念也在逐漸發生改變,再加上國家政府政策的推動,第三方檢驗檢測的局面也逐漸明朗。”
“廣東作為全國的一個經濟大省,現實與之匹配的檢驗檢測市場還是供不應求的,政府的監管方向或者行政法令,確實會決定企業的成長速度和營收模式。但無論是出于自律還是監管要求,社會上絕大部分的企業是還是想要真確的數據、真實的效果,那么只要我們規范運營管理,追求真實數據,進而樹立口碑,就能可持續性地爭取可見和潛在的市場。”
開發軟件 助力環保職業化
林坰深知,企業最大的隱性成本是非職業化員工帶來的損失。所以他認為,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全員職業化!
中南檢測經過5年的檢測實踐和經驗累積,推出了自我研發的環保專業公共云端知識庫——環保小智——致力于成為廣大熱愛環保人士的貼心助手。
“一開始,只是希望能給環保行業的從業者提供一個好用的文件查閱工具,但在產品使用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其實身邊的企事業環保工作人員甚至是其他熱愛環保的人士也很需要環保知識庫,但一直以來缺少一個好用的工具。所以,帶著這顆初心,我們覺得這個知識庫不應止步于服務環保人,而是致力于為每個熱愛環保的人提供一款順手的工具,讓環保知識庫得以開源、共享,讓人們可以自如便捷地查閱環保知識,讓再小的個體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環保知識庫。”
思路轉變 “大而廣”到“小而精”
提及行業前景,林坰認為,檢驗檢測肯定是值得做的,因為社會在進步,檢驗的標準和要求也越來越多。單說檢驗檢測概念其實非常寬廣,難的是在各個垂類里扎根落實。所以“小而精”其實是一種值得借鑒的戰略模式。
“說實話,從創業開始我一直是很有雄心壯志的,比如公司的名字(中南檢測一名取自中南海),領域跨度也大(橫向拓展至環境、食品、疾控等多個領域),也在擴大市場空間。但假如我就只有幾十個或者百來個項目,就可以重點聚焦,沒必要非要擴大到3000、4000項,在小領域內也能取得非常可觀的經營效果。”
“當然,思路轉變并不意味著從頭再來,不能一刀切式否定過去,而是要在綜合性實驗室的基礎上,去把具備發展潛力的領域做專做優、做精做強,根據自身的優勢適當轉型。”他談到。
廣東中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總經理林坰
小編語
韓愈在《師說》中提到,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集百家之所長”和“專精于一門”其實說的是同樣的道理:無專精則不能成。事實證明,對于普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來說,專業體現從來不在“廣”,而在于深與精。